推荐阅读
查看: 16269|回复: 0

建筑 "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

发表于 2020-07-10 16:06:32 | 16269人看过0回复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复制链接]

254

主题

256

帖子

3029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029
发表于 2020-7-10 16:06: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地处江浙沪“金三角”之地的乌镇,河流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如今,乌镇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镇史,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更是人们心中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乌镇的历史

        乌镇地处长江下游杭嘉湖平原腹地,1万年前,这里受长江、钱塘江冲积,形成河网与沼泽密布的陆地。上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在乌镇谭家湾发现了马家浜文化的遗迹,证明7000年前的先民已在这里定居、耕种水稻、制作石器、陶器,孕育江南文化之源。

        乌镇地处长江下游杭嘉湖平原腹地,1万年前,这里受长江、钱塘江冲积,形成河网与沼泽密布的陆地。上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在乌镇谭家湾发现了马家浜文化的遗迹,证明7000年前的先民已在这里定居、耕种水稻、制作石器、陶器,孕育江南文化之源。

        宋代时有了乌、青镇的记载,这才是我们知道的镇,长官也成了监镇官这样的文职。这种性质的转变和唐宋时期江南开发离不开。太湖周边的沼泽完成了排干,什么“苏湖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都是那时候的说法。两个“天堂”由大运河相连,中点便是乌镇。

        因为地处要冲,改朝换代的战乱令乌镇饱受冲击;但也因其地位重要,每一次衰落后又迅速新生。

乌镇的进化

        乌镇是“江南六大古镇”里开发最晚的一座,典型的后来居上。1999年,乌镇成立了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委会,陈向宏是主任。这对于陈向宏、乌镇乃至中国旅游业来说,都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陈向宏接手的乌镇是落魄的,用画家陈丹青的话说,“像一个炊烟缭绕、鸡鸣水流的地狱”。管委会成立之前,乌镇一位老太做饭时不慎引发火灾,沿河几十米的房屋付之一炬,负责火灾安置的正是陈向宏。他比别人更明白,保护可不只是修旧如旧那么简单了。

        最先修复的是东栅,陈向宏请来同济大学的专业修复团队规划,亲自指挥、监工、检查。修复团队从周围城镇收集了不少旧料,乌镇民宅、商铺的木门、木窗都进行了修整,并按古法用桐油两次漆刷,房内装上烟雾探测器,杜绝火灾。

        原来铺砌好的水泥路又重新换成了石板路,今天去乌镇会发现街景非常清爽,没有电线杆和电线,实际上电路都下了地,就在明清时代古老的青石板下;应家桥也从水泥桥改回了石拱桥,修复人员从附近农村移来年代、式样都与原桥接近的古桥,是实打实的真古董。

        西栅的策略是“造梦”,所谓“梦里不知身是客”。搬迁原住民,腾空古镇,使之成为一个梦剧场。乌镇的梦,属于所有热爱江南的人。

        感受江南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枕着运河睡上一觉。乌镇水阁在最大程度维持原有风貌的前提下,被改造为民宿。对于外乡人来说,想象中的水乡生活可能是在运河里刷马桶;而水乡人却会告诉你,他们的理想生活是现代卫浴、空调与Wi-Fi。西栅的体验无疑是后者,推开窗是水乡的小桥流水,房间内是现代化家居所带来的家的舒适。

        没有原住民也就没所谓“闯入者”,住客得以成为水乡生活的主角。早上7点,东栅开门,熙熙攘攘的游人扰了古镇的安宁;西栅则是9点开放,晨雾里最美的景致被私享。你也可以睡个懒觉什么都不做,任由时光和美景流逝,失去和虚度也可以是一种古镇的打开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条回复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