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查看: 13390|回复: 0

建筑 1500岁的北岳庙,古建筑有多值得一看?

发表于 2020-09-28 10:39:22 | 13390人看过0回复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复制链接]

254

主题

256

帖子

3029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029
发表于 2020-9-28 10:39: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自古以来,人们对山心存敬畏,似乎总有一种特殊之情。各种古书上也都说山上有神灵。“祀岳”是古代封建王朝极为重要的典礼,通过祭祀山岳之神,祈求风调雨顺。北岳庙即北岳(古)恒山山神庙,位于河北省曲阳县,地处华北平原西部,太行山东麓,据《水经注》释为:“城在山曲之阳,是曰曲阳”,此山即指古代北岳恒山。曲阳的北岳庙始建于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间(公元500∽512年),直至清顺治十七年(1660)以前,一直是历代封建帝王祭祀北岳恒山之神的场所。
        
        北岳庙,汉称北岳祠,唐称北岳安天王庙,宋称北岳安天元圣帝庙,元称北岳安天大贞元圣帝庙,到明时去掉历代所加封号,改称为北岳庙。南北长542米,东西宽321米,总占地面积为173982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80万平方米。

        其建筑格局呈坐北朝南的“田”字形,采用的是以中轴线为主,两厢对称的传统建筑形式。庙内主体建筑德宁之殿在中轴线北端,往南依次建有飞石殿、三山门、凌霄门、御香亭、朝岳门、牌坊、石桥等。北岳庙是一座内涵丰厚的文化艺术殿堂,集古建、绘画、书法、石雕、定瓷等艺术于一身。

御香亭

        御香亭始建于明朝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至今有近500年的历史。是皇帝在举行祭祀大典之前更衣、上香之地。此亭建筑为全木结构,平面八角形,檐顶为重檐三滴水攒尖顶。正心使用三重斗拱的做法为当时特点之一,此亭原为绿琉璃瓦顶,目前尚存部分琉璃脊筒及兽件。

四进门

        北岳庙的规制非常宏大,共有四进门。

        第一道门是神门的遗址,为了便于管理,修建了临时门,将来会恢复原貌。第二道门——朝岳门,檐顶为单檐歇山顶,跨过此门,就预示着隆重的祭祀活动将要正式开始了。

        凌霄门是北岳庙的第三道门,檐顶为单檐硬山顶,两侧设有八字照壁墙。

        三山门是北岳庙的第四道门,檐顶为单檐悬山顶,两侧可以看到呈对称格局的曲阳鬼碑刻。

德宁之殿

        德宁之殿是北岳庙的主体建筑,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元代木结构建筑和五岳祭祀建筑中规格最高的建筑。这座砖木结构建筑始建于北魏,“德宁”意为“以德治国,天下安宁”,曾在五代时曾毁于契丹族的焚烧,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得以重建。

        大殿进深六间,面宽九间,高25米,殿顶为重檐九脊庑殿顶,这种殿顶从商周至清代一直用于最尊贵的建筑上,殿顶正脊两端各有一对鸱吻,高3米有余,用十六块琉璃彩瓦拼作而成,对正脊采用“九脊封十龙”的装饰样式,月台四周以汉白玉石栏杆和望柱相围,九十九只石狮立于望柱之上,姿态万千,无一雷同。

        德宁之殿外观雄伟壮观,其内部壁画更令人叹为观止。德宁殿壁画总面积504平方米,描绘了天地、五岳、四渎之神,会聚北岳恒山的恢弘场面。东壁为《云行雨施》,画中天宫众天神,兴云布雨,普降甘霖,画中6.4米的“苍莽巨龙”为全壁画的精华。西壁为《万国咸宁》,画的是众天神完成为民降福任务后回天宫的场面。

        东西两幅壁画人物共73个,形神各异,所绘人物最高者达3.3米。加上沥粉、贴金技法,天然矿石色料的应用,把天宫、地祗、山川、河流、人物融为一体,似有风行、雷动、雨施之感,精绝神韵跃然画面之上,确有“吴带当风”之感。

珍贵碑刻

        彰显北岳庙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元素是碑刻。自北魏、北齐,历唐、五代、宋、金,到元、明、清和民国各代,北岳庙保存着历代碑碣、经幢等石刻两百多通。其中既有历代帝王将相祭祀北岳之神的祭文、重修北岳庙记事碑,也有文人墨客题咏北岳庙的诗词歌赋,涵盖中国古代草、隶、篆和行书等字体,在金石文物中具有重要地位。

        碑刻中较著名的当属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为曲阳石雕艺术大师杨琼所书《大元朝列大夫骑都尉弘农伯杨公神道碑铭》,是赵孟頫后期的作品,圆转流美,笔力遒劲,灵活自然。赵孟頫的书法多是行书,而此碑则是楷书,比较少见,更为珍贵。

三多阁

        北岳庙又叫“三多阁”,因庙内供奉有“三多神”而得名。“三多”是玉龙山的神灵,是玉龙雪山的化身,人们对“三多”的崇拜,亦即是对玉龙雪山的崇拜。故“三多阁”庙门题额曰“玉龙祠”,并有匾额“恩溥三多”四个大字,为纳西族著名书法家白沙里人黄缉熙撰书,其意有二:一是尊称“三多”为阿普(爷爷);二是颂扬“三多”的恩德,以表达人们对玉龙山神灵“三多”的崇敬之情。

        有关“三多”的来历,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叫阿波嘎丁的猎人,力大无比,箭无虚发,常年在玉龙雪山上打猎。有一夭,他在雪山上看见一只洁白如雪的獐子,便紧追不舍,那獐子突然钻进一块雪石下便不见了踪影,猎人觉得奇怪,因见雪石很轻,便将它背回家中。当他走到玉龙村今北岳庙庙址时,雪石变得沉重起来,猎人不得不就地休息,不料,雪石更加沉重,不但背不起来,几十个人也无法将它移动。人们认为这是玉龙山神灵显现,便在这里建玉龙祠祀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条回复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