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肯特州立大学和Meta Reality Labs的最新研究展示了大尺寸动态对焦液晶透镜,该透镜可用于制造变焦VR头戴式设备。
在现实世界中,这两种反射总是协同工作。但在VR中,视觉辐辏调节冲突容易造成用户产生眼睛疲劳,恶心,头晕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当前已产生大量用于解决变焦头戴式设备聚散度与调节问题的技术,比如全息显示器、多焦平面,但却无人能够提供实用、经济高效且可大规模生产的VAC解决方案。
为了达到理想动态聚焦镜头的大小,实现能够嵌入至现代头显的尺寸,并同时保持足够低的切换时间,肯特州立大学和Meta Reality Labs的研究人员设计了包含一系列“相位重置”的大尺寸动态对焦液晶透镜,他们将其与菲涅耳透镜中所使用的环形设计进行比较。相位重置段不是为了减小其宽度而对透镜进行分段(如菲涅耳),而是彼此分开供电,因此每个段内的液晶仍然可以足够快地切换,以便在变焦头显中使用。
在优势方面,研究人员展示了动态对焦液晶透镜在镜头中心实现了高图像质量,同时支持从 -0.80 D到+0.80 D的动态对焦范围和低于500毫秒的切换速度。
作为参考,在90Hz头显中,每11ms(每秒90次)向用户显示一个新帧,而500ms的切换时间相当于2Hz(每秒两次)。虽然这比头显的帧速率慢得多,但考虑到眼睛可以调整到新焦距的速率,这或许属于可行速度范围之内。此外,研究人员表示可以通过堆叠多个镜头来增加切换时间。
最终,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实验性动态对焦液晶透镜“在大约30度注视角度内或可接受的(图像质量)值……”,这与许多带有菲涅耳光学元件的VR头显的图像质量下降非常相似。
研究人员表示,要真正利用这项技术构建变焦头显,动态对焦液晶透镜将与传统镜头结合使用,以实现VR头显所需的光学管道。精确的眼球追踪也是必要的,这样系统才能知道用户在看哪里,从而知道如何针对该深度正确调整镜头的焦点。
动态对焦液晶透镜论文的主要作者Amit Kumar Bhowmick表示:“Half Dome 3包含一堆可切换的半波片,单独切换这些图层会创建不同焦距的图像。因此,切换层的独特组合会产生不同的焦点平面。然而,动态对焦液晶透镜能够通过改变透镜单元上的电压分布来调整焦距。动态对焦液晶透镜的性能可媲美Half Dome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