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查看: 5845|回复: 0

建筑 VR|榆林“六楼骑街”,流传着这样的传说……

发表于 2023-07-06 10:35:48 | 5845人看过0回复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复制链接]

254

主题

256

帖子

3029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029
发表于 2023-7-6 10:35: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冬瑞 于 2023-12-20 13:27 编辑

        每座城市里都有一些“独具个性”的古建筑,在高楼的映衬下,在闹市的喧嚣里,它们以古典的造型在现代化的洪流中亭亭玉立,古今辉映,新旧对比,独成一派风景。而在榆林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里,这样的古建筑格外多,其中又以“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最具特色。

        最早始于明朝,时代跨越明、清、民国的“六楼”,历史悠久,恢弘大气,几百年来一直坐落于老街上。作为榆林的地标性建筑,有人用优美的文章赞美它的神采,有人用画笔描绘它的瑰丽……你知道关于“六楼”的传说吗?让我们回望历史,听听蕴藏于岁月中的建筑故事。



01

鲁班顶——鼓楼的传说

        鼓楼位于榆林城北大街与人民路交汇处的十字路口,又叫谯楼。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与凯歌楼遥相对峙。南北长22米,东西宽21.8米,高18.5米。城台为砖窑洞式,洞顶只有东西走向四块大砖相连构成穹顶。洞开四门,通东、西、南、北街道。台上建二层楼,分南北两院,各院均有配殿,南院有木牌楼一座,非常精巧。鼓楼造型奇特,结构别致。

传说

在它的修建中,留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据说在明代,巡抚为了修一座漂亮的鼓楼,从各地调来一批技术很高的匠人。然而在修建城台窑顶时,匠人们遇上难题,做了整整二十八天仍然没做成,急得团团转。

到了第二十九天,工地上来了一个年近八十岁、背着四块砖的老汉。只见老人家走到城台楼上,将东、西、南、北合拢处的砖做了调整,将自己带来的四块砖按进去,东西随之勾连,窑顶砖拱平行,弯度一致,不留棱角。

众人不由得拍手叫好,其中有一个人说:“这位老人家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对!在鲁班祖师庙。”大家异口同声地齐声说道:“对!他就是咱们的祖师爷鲁班!”当大家回过头来准备拜见老人时,老人已经不见了。


02

太乙神宫——凯歌楼的传说

        凯歌楼原名怀德门,为明弘治五年(1492)二拓榆林城的南城门。正德十三年(1518),武宗朱厚照巡边到榆林住过这里,因其信奉道教,便将怀德门改名叫太乙神宫。楼基为砖拱洞门,南北通达大街。楼基高约8米。上有二层木楼建筑,分南北两院,两院各立旗杆一对,南院有牌楼一座。楼之四角均有钟鼓角楼。相传旧时边塞战争结束时,往往在此举行祝捷、献俘、庆功等活动,故有凯歌楼之名。

传说

到了正德末年,一位名叫姚镆的巡抚坐镇榆林,他文武双全,在对敌战役中经常以少胜多。一次,他率领一千人将前来入侵的一万多蒙古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凯旋后,在怀德门前举行了盛大的献俘祝捷仪式。

怀德门前战旗飘飘,凯歌冲云霄,姚巡抚触景生情,站在楼上对将士们高声讲道:“这座楼上曾住过当今万岁。让我们万众一心,彻底打败蒙古人的进犯,让胜利的凯歌从这座楼上一直传到北京。”从此以后,人们就将怀德门改叫为凯歌楼。


03

铸钟老人——钟楼的传说

        钟楼旧址在北大街的钟楼山,已毁,1921年在今址修建。楼为中西合璧式,南北两面各有四根水磨青砖圆柱,四面设有欧式门窗。楼顶八角木质亭间悬挂一口报时大铜钟,故名“钟楼”。

传说

榆林卫城建成后,在城北的钟楼山修了一座钟楼,但却一直无钟。因为巡抚要一口可传方圆百里之远的千斤大钟,一直未能找到铸钟之人。直到有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来到巡抚衙门,自称有铸千斤大钟之术。

巡抚十分高兴,决定由老人铸这口大钟。可是奇怪的是,老人总是白天睡觉,晚上又不见踪影。后来侍卫发现老人的踪迹,跟踪他到城北的红山上,才发现千斤大钟即将铸成。随后老人让巡抚三天后派人到山上抬钟,并反复叮咛:“钟挂上去后,要等到当天午时才可敲钟,否则钟声传不到百里。”

三天后,巡抚带人上山,发现大钟果然已经铸好,老人却不见踪影。巡抚高兴地指挥众人将钟挂到了钟楼上,刚挂好众人着急想听钟声,巡抚便将老人再三叮咛的话忘得一干二净,拿起钟锤敲响时才到卯时。这时老人刚走出了10里,因而大钟的鸣声只能传出10里之远。

后来钟楼山的钟楼倒塌了,这口钟被埋在附近的土里。直到民国年间,陕北镇守史井岳秀修建了长春楼(即现在的钟楼),将这口钟挂在楼顶,为城内报时。后来因历史原因,这口钟被损毁,据说损毁之时,钟发出非常凄凉的声音,一直传到佳县白云山。有些老人讲,这口钟是铸钟老人采日月之精气炼成的,和佳县白云山的钟是兄弟钟。


04

蛐蛐篓篓——新明楼的传说

        新明楼又称星明楼。在榆林城南大街中心,北与钟楼、南与万佛楼遥相对峙。十字歇山重檐三滴水木式结构,高18米。据《榆林府志》记载,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清嘉庆、光绪年间均有修葺。楼基为四座石台,周长180米,四面有通道。石台上4根通天大柱直达楼顶,24根立柱围衬。楼分三层,木构纵横,榫卯爻接。楼顶和屋檐上覆黄色琉璃甬瓦。顶脊尖端有立体龙兽相对眈望。脊上人物走兽形象各异,栩栩如生。

传说

榆林古城修成以后,作为军事重镇迎来了皇帝的巡幸,皇帝看到街上光秃秃的,便说要在榆林城的南街中心盖一座楼,名为“新明楼”。皇帝把盖楼的事交给了榆林府官,府官又把这件事交给了当时榆林城内有名的木匠李申提,表示盖不成会有生命危险。

李申提高兴又害怕,在和老木匠商量、征集楼样均无果后,偶然在南门口遇到了一位提着蛐蛐篓篓的白胡子老头,发现蛐蛐篓篓编得精巧别致。他提出向老人买下篓篓,老人却说不要钱送给他当楼样。原来老人是奉王母之命,将仙楼模型送与李申提盖楼的瑶池天官。李申提把蛐蛐篓篓拿回工地,按照这个样子开始修建新明楼,果然与皇帝的要求一模一样。

然而在修建的过程中,李申提发现中间的四根通天大柱怎么都站不起来。一天晚上,他正在想办法,忽然瑶池天官的声音传来,表示已经请了四大金刚帮他立柱。据说,现在新明楼上的那座铜像就是为了纪念送篓篓的瑶池天官而铸的,四根通天大柱也叫“金刚柱”。也有人说:“那个送蛐蛐篓篓不是瑶池天官,而是鲁班爷。”


05

南柯一梦——万佛楼的传说

        万佛楼位于榆林城南大街,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砖砌4孔窑洞式城台,洞可穿行。台上建二层楼。楼长29.6米,宽18.4米,高18米。南洞左右各有天门、地门,拾阶可通楼上。第一层楼北是观音殿,楼南是孔雀明王佛殿,分为南北两院,东西各有配殿三楹。第二层为通殿,外围木栏杆。原有佛像万尊,故名万佛楼。

传说

万佛楼修建原因要从康熙皇帝的一场梦说起。传说,康熙有一天在醉梦之中见到了父亲顺治。顺治对他说:“为了使北方安定,佛祖叫我将一张万佛图赐予你,望你在‘小北京’修一座佛楼。”康熙问“小北京”在何处,只得到在西北的“骆驼城”的答案。

一声鸡鸣,康熙从梦中醒来,决定微服私访“骆驼城”,但是走遍了西北一直未能发现。直到有一天走到榆阳桥边,见有个老汉在卖西瓜,便买了颗西瓜边吃边聊天。康熙问老汉知不知道“骆驼城”,却听老汉回答这里就是骆驼城。

康熙这才知道榆林传说是骆驼驮来的城,还曾被明武宗赐名“小北京”,这就是他要找的城。大喜过望,康熙仔细观赏了大街,回到京城后便给榆林地方官下令修建了这座佛楼。依照万佛图所示,在楼上供奉一万尊佛像,将楼赐名为“万佛楼”。


06

弘扬文脉——文昌阁的传说

        文昌阁又叫四方台。建于清代乾隆十九年(1754年)。楼阁为十字歇山重檐三滴水木式结构,高19米左右。楼台为四座长宽均5米的正方形,高1.1米,四面有通道。台上4根通天柱直达楼顶,24根立柱围衬。二层为文昌殿,三层为魁星殿。因文昌和魁星都是主管文运之神,因此备受文人膜拜。因楼台为四座正方形,民间又称之四方台。嘉庆十五年(1810年)榆林举人叶兰捐资维修,楼各层分别悬挂叶兰书“五星会垣”、其子叶霖书“天下宗师”、其孙叶沅书“文昌阁”匾。阁毁于1956年,2004年复建。

传说

文昌阁供奉魁星的原因要从一则传说讲起——据说榆林城建成后,这里的人都尚武,却不通文墨。玉皇大帝对此很是头疼,遂召集太白金星、文昌帝君和魁星讨论如何使榆林多出点读书人。

太白金星表示只有将文昌和魁星一起派到榆林,才能使这里文气大盛。文昌却说自己一个足矣,无需魁星下界。他下凡之后榆林果然多了很多秀才,有些还能考个举人。榆林人为了感谢文昌,就修了文昌阁。但是玉帝对于文昌下凡多年榆林仍然无人考取进士十分不满,于是叫回文昌,改派魁星下界。

魁星下凡以后发现,榆林读书人考取不了进士是因为榆林城南是大川,北是荒漠,文气流失。于是他将自己手中的笔变成塔,守在南面,就是现在的凌霄塔,也叫文笔峰;又将提的斗变成台,守在城北,即镇北台,古人叫镇榆台。榆林从此文风大盛,还出了榜眼、探花。此外,也在文昌阁祭祀魁星。

晨钟暮鼓,岁月悠悠。在遍阅现代建筑之林后,那些历经风雨而屹立的中国传统建筑总是独特而迷人的。榆林“六楼骑街”, 画栋雕梁,流光溢彩,辉煌壮丽,为榆林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每座楼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历史,六座楼阁犹如璀璨夺目的明珠,贯穿南北。作为榆林文化特有的标志和象征,在历史和现代间交相辉映,彰显古城特殊的建筑文化和神奇魅力,也讲述着古城榆林曾经的尘封往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条回复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