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冬瑞 于 2025-5-22 13:41 编辑
侗族,是古代“百越”中“骆越”的后裔。在历史上先后经历了楚灭越、秦始皇开拓岭南、汉武帝灭南越,以及明清统治者屡次对贵州、广西苗瑶等一次次的战争征剿后,侗族先民才被迫从平原地区渐次迁徙到现在湘桂黔交界处的山区居住。
肇兴侗寨是黔东南最大的侗族村寨,寨子建于山中盆地,四面环山,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青山、绿水、梯田、小桥、人家,是这里最真实的写照。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的肇兴侗寨,素有“侗乡第一寨”的美誉,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它是黔东南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也是侗族民俗文化的璀璨核心。
这座侗寨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享有众多荣誉:
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
2007年,与美国《国家地理》联合评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
2012年,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7年,成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2022年,又荣登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
鼓楼,侗寨的灵魂
肇兴侗寨被誉为“鼓楼之乡”,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五座鼓楼。整个寨子分为五大房族,分别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每个大团都有自己的鼓楼,形成 “一寨五鼓楼”的格局。
鼓楼是侗族木构建筑技艺的杰出代表。修建一座鼓楼需要用到上万个木构件,但不用一颗铁钉,甚至连木楔都不用,全靠榫卯咬合衔接,但它们严丝合缝、坚固无比、不斜不朽。
鼓楼也是侗族地区特有的公共建筑,由全寨人集资修建,人们在那里祭祀、议事、集会、迎宾、庆典、歌舞、娱乐……
这里有句话叫,先有鼓楼后有寨。鼓楼群不仅是肇兴侗寨的精神象征,也见证了侗族的社会结构与信仰。
一砖一瓦,一步一景
走进肇兴侗寨的街巷,仿佛穿梭在历史的年轮中。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寨子内部的小巷纵横交错,木质结构老屋多层叠加的檐角下,是侗族人代代生活的缩影。
肇兴侗寨不仅是一座活着的古寨,更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俗博物馆。
寨中布满了各种特色小店,从精巧的侗绣、银饰,到色彩浓郁的侗族服饰,应有尽有。你可以在侗族人的指导下,亲手体验侗族的扎染蜡染、捆扎绣、编织等手工艺,感受侗族人用指尖编织生活的温柔与坚韧。
|
|